《吃饭跑步和恋爱》的观感就两个字:简单。
故事简单,情节简单,人物简单。
有人说它工业糖精感很重。我不同意。因为工业糖精至少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饭跑爱》显然达不到这个程度,顶天了只能算作小作坊。
一连十几集看下来,客观上剧集的问题有不少。陈词滥调的故事,堆砌过多的巧合,寡淡无味的演技等等。
不过倒不至于一棍子打死。主观上而言,剧集也是有闪光点的,那些藏在俗套背后,美好纯粹的青春恋爱,总归是能让人动容。
还是先从缺点聊起,它的小作坊感。
这里的小作坊感,不是服化道的制作层面,而是指那些粗糙到好似完全没过大脑的戏剧冲突设计。但凡有一个高精尖的人才,都想不出这样的戏码。
单是第一集估摸就要劝退不少观众。
十年后的重逢,男女主在同一机场、同一座位、拿错同一本书、来到同一家便利店、业务牵扯同一家公司、前后脚回到小区。一连五次擦肩而过,却是一次都没碰到。
在导演眼里,这种所谓的“宿命的拉扯感”一定很戳人吧?实则呢?我求求导演尊重下观众的智商。
这还不够。接下来我们又看到,两人十年前就在校园“匿名灵魂伴侣测试”中,在上万人里达到唯一的百分百契合度。之后又玩起了老戏码,让女主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两人再“错过”一次。
我怀疑这套故事模版是不是在算法上有什么硬性指标,一定要让男女主错过多少次才算完,观众才会买账?
从预告来看,之后两人分手的原因也是土到掉渣。男主欠了一笔巨款,不想拖累女主,所以提了分手。在原有的俗套之上,还要加码,女主看到男主和他的发小女孩同居一室,从而产生误会,心痛离开。
这就是《反跑爱》在故事上的小作坊感。主打一个低级照搬,没有创意,毫无核心竞争力。
再来聊演员的问题。
虽是演员的问题,但还是要归咎到剧本上。
跨度十年的故事,角色前后岁月沧桑所造成的差异化,在男女主身上是看不到的。
对陈飞宇和庄达菲来说,演这样的角色有些超出能力范围了。
当然,也可以认为是导演问题,没有调教演员的能力,演什么样都喊“过”,那能过吗?
单看校园时期的戏份,倒还看得过去,融入一个十年的时间线对比,就没法看了。
拿男主举例,十年浮沉的行业霸总,和阳光朝气的纯情男大,这两能是一个感觉吗?更别提从预告来看,男主在此期间还历经了天堂到地狱般的人生重大坎坷。
但这些和岁月有关的痕迹,陈飞宇并没能通过演技体现出来。这是一个遗憾。庄达菲是同样的问题,就不赘述了。
总之,从故事到人物,理性来讲,《饭跑爱》实在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
但人终究是有温度的感情动物。虽然理性上来看它瑕疵明显,但感性来说,两人校园恋爱的呈现,在小作坊的粗粝感里,是能看到些真挚的。
这些东西乍看十分幼稚,但正是这种单纯,才愈加凸显得青春的美好。
比如有场戏是女主丁之童去进行工作面试,遇上了性骚扰的下头领导。
先是骚扰她,她果断拒绝。再去骚扰别人,她上前揭发。结果被骚扰的女孩没勇气对质,不仅让她的一腔热血付了东流,还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驱赶斯文扫地。
刚毕业的高材生,才刚出校园就见识到了社会的肮脏一角。夜晚星月当空,她独自一人赶路回宿舍,心里不知何种滋味。
此时远处忽然出现一抹光亮,逐渐靠近她,这僻静无人处,花容月貌的女大学生会遇上什么?
待那光近了,车停了,出现的是男主甘扬那张脸。
对丁之童来说,出现的是甘扬,男主的出现,是她对近来经历的莫大安慰。
而对我而言,我会觉得,是象牙塔的纯真刺破了社会的黑暗。两相对比,只剩慨叹唏嘘。
包括后续发生的事,丁之童发文揭发该男子的丑陋行径,换来的是对方公司的求全要求删帖。
当所有人都说她太冲动,劝她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时候,甘扬对她说的是:丁之童,有没有人说过你很酷啊。
也许会有社会哥在这时候跳出来说,小年轻什么都不懂,出社会就知道了。
可天真从来不是罪过,被现实驯化得失去热血才可悲。世界不该是这样。
对象牙塔的纯粹呈现与故事里透出的那份天真执拗,《饭跑爱》呈现到位。
除此之外,两人的部分恋爱戏份,也是可圈可点。
比如表白戏。甘扬说“丁之童,我们一起跑步吧”。
妙的是丁之童的回应,“我也喜欢你”。重点在这个“也”。丁之童明白,“一起跑步”是甘扬的委婉告白,一如夏目漱石的“今晚月色真美”。
动人的不是文艺的告白,而是一个能懂你的内敛、你的情绪的爱人。
之后男二知晓两个人在一起,就来劝诫丁之童,指出两个人生长环境不同等等不合适在一起的理由。
丁之童的回应是,“我相信他”“我相信他的为人”。
话里话外就透出两个字:坚定。
在内心相信选择之人的坚定,在外人面前维护爱人的坚定。
这份笃定的爱意,谁能不为爱情的美好动容。
接下来的戏份里,我们还看到,甘扬往返北上六七次只为装修那间他们最开始喜欢却因预算不足没有租下来的房子,房间里的布置,都是他们当初的设想。
一方面所展现的,是丁之童的话甘扬都有记在心里。
另一方面,这过于浪漫化的处理,有点脱离实际。从金钱角度,本来就缺钱,还如此折腾,不一次想好,两三次解决。从感情角度,那么爱,怎么能忍得住真就来到她的城市不见面只为亲自刷油漆,随便捏个理由总得见一面。
通篇看下来《饭跑爱》大部分的桥段都会给以这种矛盾的感受。
观众既能感受到他们感情里的那份纯真,但同时又会为过于悬浮的桥段而感到别扭。
《饭跑爱》没什么大毛病。
尽管故事俗套、演技青涩、桥段悬浮,可那些藏在琐碎日常里的心动瞬间,那股面对黑暗不妥协的天真热血,还有对爱毫无保留的坚定,都像在满是阴霾的天空撕开了一道道口子,让光透了进来。
这种不按工业糖精套路来的“小作坊”气质,反而让那些关于爱与勇气的瞬间显得格外鲜活。
让我们在审视剧情漏洞时,也不禁回想起自己青春岁月里那些简单却炽热的情感。
所以与其苛责它的漏洞,不如欣赏这份带着稚气的勇敢。
毕竟在满是“正确答案”的世界里,愿意认真讲一个“笨拙却美好”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对抗世故的温柔。